对接焊缝形状尺寸包括
对接焊缝形状尺寸包括
对接焊缝形状尺寸包括( )。
A.焊缝长度
B.焊脚尺寸
C.焊缝宽度
D.焊缝余高
E.焊缝凹度
『正确答案』A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焊接工艺的选择。对接接头、对接焊缝形状尺寸包括:焊缝长度、焊缝宽度、焊缝余高;T形接头对接焊缝或角焊缝形状尺寸包括:焊脚、焊脚尺寸、焊缝凸(凹)度。参见教材P31。
【模拟题】有关钢材的预热及层间温度说法,不正确的是( )。
A.20HIC材质钢焊接前均应采取预热
B.铬钼钢焊接过程中道间温度不低于预热温度
C.碳钼钢焊接过程中道间温度应不低于150℃
D.奥氏体—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层间温度控制在100℃以下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焊接工艺的选择。铬钼钢和碳钼钢焊接过程中道间温度应不低于预热温度;铬镍奥氏体钢层间温度控制在150℃以下;铬镍合金、镍合金和奥氏体一铁素体(双相)不锈钢层间温度控制在100℃以下。参见教材P31。
【模拟题】关于后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后热即焊后热处理
B.有延迟裂纹倾向的钢材,一般都要求焊后及时热处理
C.后热可降低焊接残余应力
D.后热可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
E.后热可改善焊接接头的焊后组织和性能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焊接工艺的选择。后热是焊接后立即对焊件的全部(或局部)进行加热或保温,使其缓冷的工艺措施,它不等于焊后热处理。有延迟裂纹倾向的钢材,一般都要求焊后及时热处理,以防止延迟裂纹的产生;若不能及时热处理,则应在焊后立即后热200~350℃保温缓冷。后热即可减小焊缝中氢的影响,降低焊接残余应力,避免焊接接头中出现马氏体组织,从而防止氢致裂纹的产生。焊后热处理是为改善焊接接头的焊后组织和性能或消除残余应力而进行的热处理。参见教材P31~32。
【模拟题】下列材料中,需要进行焊后及时热处理的包括( )。
A.高碳钢
B.低合金高强度钢
C.奥氏体不锈钢
D.低合金耐热钢
E.马氏体不锈钢
『正确答案』BDE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焊接工艺的选择。有延迟裂纹倾向的钢材,一般都要求焊后及时热处理,以防止延迟裂纹的产生;若不能及时热处理,则应在焊后立即后热200~350℃保温缓冷。例如,目前一般认为冷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主要是屈服强度在450MPa以上或抗拉强度在540MPa以上的低合金高强度钢;一些低合金耐热钢;一些马氏体不绣钢。参见教材P31~32。
【模拟题】焊后热处理应符合的文件不包括( )。
A.设计文件规定
B.施工标准、规范
C.焊接工艺评定报告
D.产品出厂合格证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焊接工艺的选择。焊后热处理应符合设计文件规定或相关施工标准、规范、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参见教材P32。
【模拟题】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程度的影响因素不包括( )。
A.焊缝形式
B.钢材分类
C.受力状态
D.钢材碳当量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焊接工艺的选择。钢结构工程焊接难度分为A级(易)、B级(一般)、C级(较难)、D级(难),其影响因素包括:板厚、钢材分类、受力状态、钢材碳当量。参见教材P32。
【模拟题】( )决定了非合金钢的可焊性。
A.含碳量的多少
B.合金元素种类
C.S、P含量
D.焊接温度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焊接工艺的选择。含碳量的多少决定了非合金钢的可焊性。随着含碳量增加,大大增加焊接的裂纹倾向,所以,含碳量大于0.25%的钢材不应用于制造锅炉、压力容器的承压元件。参见教材P32。